在科技持续进步、工业4.0概念兴起、人力成本攀升以及企业对产品品质追求提升的多元背景下,工业生产对自动化的渴求日益强烈。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入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,而在工业装配领域,自动供料与拧紧技术的融合则是实现自动化装配的基石。
坚丰,凭借在自动供料与拧紧领域十余年的深厚积淀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卓越的自动供料系统和自动拧紧系统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踏上自动化生产的新征程。
坚丰的自动供料系统以卓越稳定性和强大的数据互联功能为特点。我们注重螺丝磨损量的精确控制,同时秉承环保理念,致力于实现绿色生产。该系统可与客户端实现多种协议的无缝对接,确保数据的互联互通。采用精密直振控制技术,确保螺丝在输送过程中摩擦最小化,从而保障供料的顺畅与准确。智能控制单元则负责螺丝的上料、整列、分料、吹送等关键环节,实现智能校正、纠错、补料等功能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。此外,我们还提供螺丝清洁模块、螺丝检测模块等可选配件,以确保供料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
坚丰的自动供料系统广泛适用于钟表、手机等精密电子行业以及汽车、充电桩、新能源等工业领域。无论是气吸还是气吹的取料方式,我们都能稳定实现,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专属的供料装置,以满足不同螺丝锁付设计要求。同时,我们还可为自动化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螺丝、螺母或其他特征物料的供料系统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实现高效自动化装配。
在拧紧技术方面,坚丰的螺丝拧紧模组是实现精准拧紧工艺的关键执行机构。我们的拧紧模组涵盖气吸、气吹、吹吸一体、可变角度、预拧等多种应用类型,配备智能拧紧轴,可实现扭矩实时曲线监测、角度精确控制、进程分段设置以及力矩保持等功能。通过大量案例数据的积累与分析,我们对模组运动机构的材料、工艺、寿命次数以及同心度进行了科学设计,并结合严格的老化检测流程来确保锁付工艺的合格率。此外,我们还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不同配置和规格的拧紧模组,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螺丝拧紧需求。
在汽车零配件装配过程中,螺栓拧紧是一个核心环节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由于螺栓种类繁多、数量庞大且外观相似,操作人员在执行此任务时容易出错,从而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。据某公司统计,常见的如滑牙、螺栓漏装错装、螺栓松脱等问题,多数源于操作中的失误,如重复拧紧、漏拧紧或不完全拧紧等。虽然培训和经验能够降低出错率,但人为因素始终存在,难以保证100%的准确性。因此,为确保装配质量,必须从设备和流程上着手,实施全面的防错措施。
在工业制造的螺栓拧紧环节中,拧紧轴与拧紧枪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们对于确保产品质量、提升生产效率以及控制成本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尽管它们都服务于拧紧作业,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。
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,自动送钉机作为关键设备之一,其性能与选型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效率、稳定性和成本控制。然而,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送钉机型号和规格,如何准确选型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本文将从螺丝规格适配性、洁净度需求、人工加料效率、空间布局规划等多个维度,深度剖析自动送钉机选型的关键要素,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,提出科学的决策策略,为企业选购提供有力参考,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
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,吹气式锁螺丝机已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高效工具。其独特的供料方式,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确保了操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。
通过电机或其他动力源的驱动,拧紧轴能够对螺栓或螺母施加扭矩,直至达到预定的拧紧力矩。在拧紧过程中,拧紧轴展现了其出色的精确控制能力,包括对扭矩大小、拧紧速度和角度等参数的精准调控,这些特性共同确保了螺纹连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。
在自动化装配领域,拧紧装配线的集成效率一直是自动化设备线体商所追求的目标。然而,他们在现场安装接线、编程调试等环节中常常遭遇诸多挑战,如自动送钉与拧紧的整体方案不清晰、设备调试异常频发等,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验收与实施进度。
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,拖地机器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清洁的得力助手。然而,在拖地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中,如何确保螺丝等紧固件的自动拧紧,一直是一个令工程师们头疼的问题。今天,我们将为您介绍一款能够完美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——坚丰电动伺服拧紧枪,它将为拖地机器人的制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
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,动力电池包的产品质量和寿命至关重要。在其复杂的组装过程中,需要使用大量的紧固件,并且这些紧固件的拧紧工艺设计要求十分严格。拧紧顺序和扭矩的精准控制对于产品的结构力学特性具有直接影响,任何如漏拧、错拧或错序等细微失误,都可能对成品的质量和寿命造成损害,进而威胁到整车的质量。
在3C行业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,微小型螺钉的使用量极大。由于其尺寸较小,传统的螺钉供料方式如人工送料取料,不仅效率低下,影响生产速度,还常常面临螺钉掉入产品、丢失等问题。尽管部分企业采用排列机进行自动上料,但卡钉现象频发,严重影响了上料的稳定性和装配效率。
中国无疑是全球5G领域的领跑者,拥有全球70%的5G基站。自2019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开通5G网络以来,截至今年9月末,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到惊人的1072万个,较上年末净增75.4万个。其中,5G基站总数更是高达222万个,比上年末增加79.5万个,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.7%,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.4个百分点。按照工信部的规划,到2025年,中国每万人将拥有26个5G基站,这意味着届时中国的5G基站数量将达到360多万个。在未来三年里,中国还将建设至少138万个以上的5G基站,预计每年新增约60万个5G基站。